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转载)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自动报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了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水平和档次,增强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程度。对于轨道交通这样的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报警”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火灾自动探测器


  目前,消防工程中常用的火灾探测器是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和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一)感烟探测器
  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又有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光电式感烟探测器两种。这两种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初期都能有良好表现。它们的灵敏度、稳定性都很高。
  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电离室的离子流的变化基本正比于进入电离室烟雾浓度大小来探测烟雾浓度的。对火灾初期的烟雾,离子式感烟探测器灵敏度很高。探测器的缺点就是因为其内部必须装设放射性元素,其辐射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


  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烟雾粒子对光线产生散射、吸收的作用,从而将光信号送至接收极并发出报警信号。光电式探测器的特点就是对黑烟灵敏度很低,对白烟灵敏度较高。而大部分的火情早期所发出的烟都为黑烟,因此,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初期阶段的可靠性相对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就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使用范围。


  (二)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


  探测器的可靠性取决于火灾探测器的反应速度,速度越快,其可靠性也就越高,安全性也就越好。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所造成的可靠性最大的不同就是反应时间上长短的不同,从发生火灾到报出火警所需的时间,感烟探测器比感温探测器少得多、快得多。感烟探测器在火灾发生初期,燃烧还未形成大火时,就能探测到并报警。而感温探测器只有等到火势造成一定温度,或者是火势产生的温度上升速率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报警。从这一点上来看,感温探测器不及感烟探测器可靠。但是感烟探测器对潮湿、灰尘多、烟雾多、水蒸气高、化学气体浓密等场合容易引起“误报”。


  (三)智能化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刚开始采用比较简单的多线制,这种多线制技术不仅给安装、使用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容易形成众多故障,而且不易查找,所以可靠性低。而可编址的二总线使自动报警系统、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这种可编址二总线制自动报警系统虽然可靠性提高了,但并不能解决开关量探测器对烟、雾、灰尘、气体与火灾烟尘的识别,并不能解决“误报”问题,而模拟量可寻址报警技术的采用,给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开创了探测技术智能化的先河,从而减少了“误报”,提高了可靠性。


  模拟量系统报警技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探测器仅是作为传感器使用。探测器只是把所接到的模拟量讯号通过总线传送到控制机,由控制机中的微处理器通过软件程序来判断所接收到讯号的性质,然后确定是否发火警讯号或故障讯号。这种探测报警系统可查询每个传感器的地址及模拟输出量,其响应阀值可自动浮动,分级报警,逐一监视,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误报”的概率。它可以根据现场环境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这种系统除了控制机带有前述功能外,每个探测器本身也具有智能功能,也即是在探测器内设置了具有“人工神经网络”的处理器。探测器和控制机两者均可实现相互双向智能讯息交流,其响应速度及运行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可靠性也就更上一层楼。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探测器外,还有总线(传输线)、手动按扭、控制器、警报装置、输出入模块等部件组成。系统的构成形式和质量也都影响到可靠性和安全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分为三种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三种形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复合使用。
  (一)区域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由区域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警报装置等组成。区域报警系统比较简单,但使用很广泛,是一个最基本的系统。它适合于规模较小、危险程度和要求比较低的场所。经济性比较好,基本保证了安全所需要的可靠性,宜于用在二级保护对象。
  (二)集中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是由集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的功能除具有区域报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能控制两台以上的区域报警控制器,所以,它的控制规模更大、回路更多,宜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是由设置在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它与上述两个系统相比,功能更全、更完善,增多了消防控制联动功能和设备:火灾警报装置、火警电话、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防排烟、通风空调和消防电梯、固定灭火系统等。这对整个消防设施的保护对象提供了更完善、更安全、更可靠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这种系统的投资相对比较高,所以适宜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
  这三种系统的比较上,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其他两者更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保护对象的危险等级、重要程度、经济可能,组成能够达到安全要求的报警系。
  (四)可靠性安全证明


  4.1
可靠性指标计算
  评价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的指标为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有效度和损坏件费用率,可根据不同试验目的和要求选取。目前评定批量生产报警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推荐采用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点估计)。
  根据需要,可按故障分类或不同故障类别的组合分别计算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和有效度,但计算评定批量生产的报警系统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时,轻微故障除外。
  4.2 试验报告
  4.3
试验报告必须完整,为最终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4.4
在试验过程中应及时整理有关数据和资料。试验结束后应核实观察、记录、测定、计算和失效分析的结果,整理汇总,编写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4.5
可靠性试验报告应包括:
  a) 试验概述:写明试验目的和内容、试验机器的型号、名称、台数、试验地点和时间、工作量以及承担试验的单位;
  b) 试验条件及分析:简述现场可靠性试验或测定的试验条件,分析其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对试验的影响,写明采用的测试仪器;
  c) 试验产品简介:介绍产品的结构及主要特点;
  d) 主要故障分析:概述主要故障发生的时间、形式、原因、排除修复方式以及建议杜绝的措施等;
  e) 试验结果和分析:概述试验中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按试验目的和要求对产品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
  f) 结论:根据试验目的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做出的结论;

  五.证明文件

  可靠性的证明可来自于CCCF及UL/FM的检验报告,同时可参照用户证明。


联系电话:022-25276000

传真:022-25276018

联系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二大街泰达MSD-G1-10层
关注微信二维码